从80年代的“粤粮珠水”到90年代的家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广货”风靡大江南北。广东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产值占全国同行的三分之一,产品出口占全国的40%。仅珠三角2002年服装产量仍高达22.53亿件,平均全国每人1.8件;微波炉(1382万台)、空调机(1324万台)、电视机(2410万台)等产量很大。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如2002年,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增长27.8%,微波通信设备增长67.5%,移动通信设备增长188.0%,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31.4%,移动电话增长67.7%,彩色显像管增长39.1%,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虽然自2001年中国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广东累计获得的中国名牌已达到109个,广东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产品品牌,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目前中国名牌量稳居全国之首。
但是现在的情况这种情况正在被改变。
例如在制鞋业上,广东制鞋业年产量近30亿双,约占全国产量的60%,但只有深圳“百丽”一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而浙江温州一个市的制鞋业就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
在驰名商标方面,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新认定的15件国内驰名商标中,浙江省有“洁丽雅”、“AAA”、“五芳斋”、“华立”等四件商标榜上有名,新增数全国第一。至此,浙江省拥有了驰名商标36件,居全国首位。
而近年来,广东的企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健力宝,一种被西方人称为“魔水”的饮料,它曾是广东品牌的象征,是“珠江水”的代名词。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以饮料为主导产业,集制罐、塑料、包装、药业、酒业、食品、体育、房地产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曾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工业企业500强,1988至1997年连续十年蝉联大陆软性饮料销售冠军,2003年健力宝集团营收超过人民币28亿元,集团品牌价值达人民币102.15亿元。然而在最近几年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内地,饮料行业竞争加剧,健力宝近五年来业绩每况愈下,表现落后其他同业,加上机器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也跟不上竞争对手,陷入现金流量短缺、负债比攀高,又无力更新设备的恶性循环。于是在饮料市场火爆的时代,因各种问题,健力宝被台湾的饮料巨头统一集团统一了。
而广东的空调龙头企业也出现了问题。2005年8月2日科龙公司发表公告称,因涉嫌经济犯罪,公司董事长顾雏军、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严友松等5人被公安部门立案侦察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悉,科龙的114亿的资产中有82亿的债务,负债率居高不下,2005年一季度公司还有24.8亿的现金,但就是迟迟不还银行的贷款。而公司在2004年的应收账款11.78亿元,其他应收账款2亿元,据此,有人推测,那11.78亿应收账款和2亿的其他应收账款实质上没有参加主营业务的周转,被人挪用了。科龙危机了,海信就来了。2005年9月中旬,海信副总裁汤业国入主科龙担任总裁。曾经在中国11次夺得全国空调销量冠军科龙集团从此就将在海信的控制之下。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创维成立于1988年,初期名称为创维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视机遥控器。1992年成立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并获得彩电生产许可证,开始生产彩电、VCD、DVD,家庭影院和卫星接收机等产品。2003年产销彩电820万台,影音产品及数字机顶盒200多万台,销售额120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维已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并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百强电子企业的核心成员。
但是这个在中国畅通无阻的家电品牌却在香港重重的摔了一跤!2004年11月30日下午,市值60亿港元的香港上市公司"创维数码"在宣布业绩前夕,其设在香港的办事处总部突遭香港廉政公署调查, 带走"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董事和财务总监等10人,怀疑他们涉嫌贪污诈骗和挪用资金,同时涉嫌在申请上市前,曾经伪造会计记录.
为什么都是广东的企业,广东企业在为谁哭泣?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936/viewspace-6063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