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ub博客

首页 > Linux操作系统 > Linux操作系统 > GR/IR 相关

GR/IR 相关

原创 Linux操作系统 作者:Immortalwill 时间:2008-05-30 08:42:09 0 删除 编辑

这个是转来的。

GR/IR 作为典型的未清项管理账户,业务和配置涉及的方面非常复杂,包括:
1. 配置
(1) OBYP或者OBL1察看WRV
统驭科目 | 调整科目 | 目标科目
Reconciliation Adjustment Targit
1) 已开发票尚未交货 BNG
统驭科目: 物料采购
调整科目: GR/IR 调整
目标科目: 在途物资
分析如下:
凭证1: 已开发票:
DR: 在途物资
CR: 应付帐款
凭证2: 尚未交货: (如交货, 应做以下分录)
DR: 原材料
CR: 在途物资
凭证3: 故清算时做以下分录:
借: GR/IR调整
贷: 在途物资
做完清算后, 第1和第3张凭证合并为以下:
借: GR/IR调整
贷: 应付帐款
凭证4: 等下月收到货物后, 再做如下分录:
借: 原材料
贷: GR/IR调整

在GR/IR调整环节, 针对 BNG 和GNB 当然统驭科目是一致的. 就象一个人的左右手, 统驭科目是这个人, 左手是BNG, 右手是GNB.
针对 采购, 收货 和 发票 是两个环节, 这两个环节共同构成闭环的过程. 从权责发生制要求, 帐 实 相符. 所以在月底结算前, 要进行GR/IR调整, 即对 上述两个情况(未完成闭环), 进行系统调整. 说到统驭科目 , 是总帐中的部分科目, 这些科目和其它一些子帐(如供应商/客户/资产等)的科目连接, 当子帐科目有发生额时, 自动更新总帐中相应的统驭科目. 如,某一类应收帐款, 我查该科目余额时, 可以直接查总额科目, 我要知道细节时,. 要到该统驭科目连接的各客户的科目中. 这应该和SAP财务科目设置的体系的特点相关, 即线形, 非树形.


(2) OBYC或者OBL1察看EIN
设置采购账户为GR/IR

(3) OMR4 设置发票检验凭证类型(有点相关)

2. 前台业务
(1) F.13 无清算货币定义的自动清算-实现GR/IR科目值对冲

(2) F.19 GR/IR账户余额清算,自动产生两张会计凭证

(3) MR11 维护GR/IR清算科目,并可查看有关清算凭证。

F.19 的目的是为了在月末进行从gr/ir(中国叫物资采购的这个科目)转到相应的在途物资(票到货未到)或者应付账款暂估(货到票未到),后台的配置是obyp,格式为1.grir 科目 2.中间的过渡科目grir clearing account;3.在途物资或者应付暂估科目
在月末先执行f.13的前提下(目的是自动的把 grir可以对冲的值清掉,因为在做完收货和发票校验之后,系统并不会把这个grir科目的状态清掉,需要执行f.13把对应的可以对冲得grir的值清掉),执行f.19,画面我可以随后附上,系统自动会生成2张凭证,一张是月底如7月31日的
(货到票未到情况)DR. grirclearing account( 并非grir科目,因为grir科目在未发生实际业务是不能动的,但是这里你可以假象这个科目是grir科目)
cr.ap accrual ,请大家注意,这张凭证的日期是7月31日,因为我出报表的日期是cut off 到7月31日(如果是特殊的会计区间,比如美国的会计区间,你只要设定为报表核算的最后1天就可以了);同时,系统也会生成另一张凭证(下个月比如1号)
Dr. ap accrual
cr. gr/ir clearing account

这样,既保持了我的grir,也在报表时产生的暂估,同时下月初又把暂估转回了,所以不会对我的业务产生任何影响,在途物资同理。

当企业购入存货时,若未能及时收至货物的发票,此时是不做任何帐务处理的,若至月末仍未能收到,会采用一种估价入帐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后月初红字冲回。但在SAP里,若继续采用这种核算方法,将会使SAP所倡导的信息即时性反映得不到实现。因此,在SAP的帐务体系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科目:GR/IR,英文全称为GOODS RECEIPTS OR INVOICE RECEIPTS,中文译为货到票未到或票到货未到。如当仓库进货时,即使未收到发票,SAP能自动产生借:存货, 贷:GR/IR(GOODS RECEIPTS OR INVOICE RECEIPTS),此时是以采购单上的采购价(不含税④)作为入帐金额。发票到时,通过发票校验程序,系统会自动产生借:GR/IR 贷:供应商。此时的供应商是根据采购单上标明供应商自动过入。若发生发票上金额与采购单的金额不一致的情况,系统会根据该笔采购当时的库存情况自动分配该差额的去向,如转入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或在二者之间分配。至月末,若仍有未到的发票,由于在报表层次是不能反映GR/IR的,因此系统会有一个程序将未结清的GR/IR转入应付帐款—票到货未到或应付帐款—货到票未到反映(该二科目非统驭科目,但前四位编码与正常的统驭科目一致),至第二个月初,系统会自动将未结清的GR/IR冲回,等待结清。对于代销商品的GR/IR,系统会在报表将其与存货项目一并反映。

购销的GR/IR与代销的 GR/IR区别是通过商品的主数据中设置得以实现的。当创建一个商品主数据时,必须设置该商品是属于购销或代销商品,若是购销商品,则当该商品入库时,系统会产生借:存货 贷:(购销)GR/IR;若是代销商品,则当该商品入库时,系统会产生借:存货贷:(代销)GR/IR;当然代销的GR/IR必须等到产生销售清单时,才能在收到供应商发票时转入应付某供应商的明细帐内。

*----------------------------------------------

GR/IR 的绝妙应用

1,采购的an incoming invoice当被过帐时,必须参照(refer to)
(1). a purchase order
(2). a good receipt(没收货就没有the good receipt)

2,invoice verification被过账的结果
发票校验时:Dr:GR/IR科目 (在途物资, 收到某张订单的发票)
Cr:应付帐款 (the vendor account is credited.)

3,goods receipt被过账的结果
收货时: Dr:存货 (存货暂估入账)
Cr:GR/IR科目 (应付暂估, 收到某张订单的货物)

4,当一个订单的货物和发票都结算完毕时,该订单的GR/IR科目余额应为零。

5,GR/IR是个过渡性科目,用于记录在途物资和应付暂估,为什么要如此做呢,是为了出财务报表。
因为GR/IR非资产也非负债科目(期末出报表时必清零,下一期初转回).
通常定义两个也可一个科目(在途物资-到资产,对那写BNG(Billing No Goods)的,
应付暂估-到负债,对那些GNB(Goods No Billing)的),SAP会自动产生会计凭证并通常是月结后第一天又冲回来.
而且通常GR/IR科目会做open item management, 自己慢慢体会吧.


6,月结时,如果某张订单的GR/IR科目有借方余额,转入在途物资,只是月结用,月结后又要转回来的
本月末 月结时:Dr:在途物资(资产类)
Cr:GR/IR科目
次月初 转回时:Dr:GR/IR科目
Cr:在途物资

7,月结时,如果某张订单的GR/IR科目有贷方余额,转入应付暂估,只是月结用,月结后又要转回来的
本月末 月结时:Dr:GR/IR科目
Cr:应付暂估(负债类)
次月初 转回时:Dr:应付暂估
Cr:GR/IR科目

月结时,做在途物资和应付暂估。
计算同一GR/IR科目,同一应付帐款统驭科目数据的合计结果:
借方余额计算值(票到货未到) = 同一订单中的借方合计 - 同一订单中可清帐的行项目余额
贷方余额计算值(货到票未到) = 同一订单中的贷方合计 - 同一订单中可清帐的行项目余额

本月底记帐
借方余额计算值:
Dr:在途物资
Cr:GR/IR换算调整
贷方余额计算值
Dr:GR/IR换算调整
Cr:应付暂估


下月初冲销
借方余额计算值
Dr:GR/IR换算调整
Cr:在途物资
贷方余额计算值
Dr:应付暂估
Cr:GR/IR换算调整

8,SAP FI/CO在途物资,应付暂估的例子:
一般企业不应做BNG(Billing no goods),然而在SAP中是先做BNG时回自动对应到GR/IR的,等你收货后会自动清掉.
比如PO qty 100, price 10 total 1000,不同的企业配置可能不同.
1.如是新PO, 没做任何收货,一般你是先MIRO不了(如果vendor主数据是GR based inv. verification)的,
因没有reference doc, 如此Po的相关Item已经收货了,可先做发票校验. 各企业可能会有所不同.
2.如果以前收了10个, 比如MIGO产生的mat doc是4500000111.
dr: material 100 +
cr:Gr/IR 100 -
miro时你对reference doc 为4500000111的校验, 比如发票上是100.
将qty change 成100, amount 1000.
产生的会计凭证是:
dr: GR/IR 1000 +(自动产生GR/IR 1000)
Cr:AP 1000-
等你再收90的时候.
MIGO:
Dr:material 900
Cr:GR/IR 900
不就自动清了吗?


SAP FICO在途物资,应付暂估
1.OBYP: BNG, GNB
2.设置几个会计科目: GR/IR adjustment,在途物资,应付暂估
对GNB( goods receive but no billing-invoicing),资产(材料)增加了但未付款,其实是应付暂估
对BNG(通常企业MIRO要求vendor invoice, vendor 送货单和我们的收货单对照-通常就是打印MIGO产生的material document
统一才确定AP,当然PO price change且已经 MIGO,会不统一,所以BNG -billing no goods receive不大会出现),
将是你的在途物资(确定了AP但没到货).为什么要这样?因为GR/IR是一个中间科目,
对GNB其实是将来的负债,对BNG是潜在资产,做balance sheet不能将GR/IR带去,所以有这样的做法.

Auto clear GR/IR .根据OBYP设置的会计科目自动产生凭证,月结后下月开帐后立即自动调整回来。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8628891/viewspace-6197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注册时间:2007-12-29

  • 博文量
    66
  • 访问量
    1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