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成本差价定价法
为ERP软件定价必须把ERP软件的类型与价格政策的要求结合起来,以某种同类型的ERP软件为现行标准,通过成本和质量的比较来确定可行的价格。即,在同类ERP软件中,以某一ERP软件为标准品,计算其原料成本,并根据合理成本加税、利润来计算价格。其公式为:
ERP软件的价格=[(ERP软件成本-标准品成本)×(1+毛利率)] + 标准品价格
3. 需求定价法
从客户的需求愿望和支付能力出发,以ERP软件对客户的效用价值大小为依据的定价方法。通常可从弹性盈亏平衡、供求分析和客户心理进行研究。它强调ERP软件的价格既应该有利于保证软件设计人员、咨询实施人员以及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又应该保证ERP厂商能够做到经济核算,还应该有利于扩大ERP软件再生产。
4. 竞争定价法
主要根据ERP软件市场竞争的具体情况,考察同行或其他竞争者,尤其是国外的ERP厂商的定价方法,而制定的定价策略。这其中必存在部分不正当竞争,如某一ERP软件厂商将ERP的全套软件价格定位10万,而同行功能均等的价格一般在50万左右。
5. 垄断定价法
有些ERP软件的所有权被某个人或某一群体所拥有,如具有实用价值的、处于保护年限内的专利信息,可以制定垄断价格,用以谋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目前主要体现在部分ERP软件能解决特殊行业的个性化需求上,他们的软件价格也特别的高。
其实在实际运用中,ERP厂商在通常是将以上的五种定价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定价效果。
在定价方法的基础上可灵活选择以下定价策略:
1. 心理定价策略
根据客户心理制定价格,如按照客户心目中的预算投入,和对ERP软件市场上习惯性标准定价以及ERP软件可能带来的效益,对信誉较好ERP厂商的软件制定较高的价格(声望定价法) 。客户认为,这些厂商可以提供较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
2. 折扣定价策略
根据某些ERP软件及某些客户的特点,实行价格优惠。如免费向客户提供、赠送一些ERP软件的模块或服务天数;对集团内同时几家分、子公司需要软件的,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 对新产品刚上市,为了获得市场的认可或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实行折让。
3. 价格调整策略
根据ERP软件市场诸要素的发展变化,如成本的变化、客户的承受能力、市场竞争的需要等,适时调整ERP软件的价格。
ERP软件的定价策略还应该考虑到ERP软件市场交易方式,结合ERP软件本身的特点和ERP软件的需求者各阶段的心理合理定价,具体方法如下:(1) 在ERP软件投入ERP市场的初期,将ERP软件的价格定得较高,以获取可能多的利润,通常称为“撇油定价策略”; (2) 为了扩大ERP软件在ERP市场的占有率,将ERP软件的价格定得较低,扩大ERP软件销量,实行薄利多销,通常称为“渗透定价策略”; (3) 本着“客户第一、经济优惠、合理定价”的原则,价格定得适中,是双方都满意,通常称为“满意定价策略”。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73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