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需要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分析
选型的需求分析工作应以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为主,由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和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结合起来进行。因为ERP是一项现代化管理工具,它是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服务的,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上需要做什么,才能有目的地去选择所需的工具。而企业在业务工作、管理工作上有什么要求,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最了解。所以业务上、管理上的需求首先应由他们来提,包括要采用何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但是如果他们不了解信息技术有什么特点,ERP系统可以提供哪些功能,只是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去考虑,就不可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所以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技术干部一起参与,才能提出合理的需求。除此,还要很好听取软件供应商的意见,因为他们对自己的ERP软件最熟悉。
制药企业有它的行业特点,不同的制药企业还有它各自的个性特点,对一个具体的制药企业,例如西安正大制药企业对ERP功能的具体需求,当然只有该企业的管理干部和业务干部最清楚,需求分析首先要依靠他们去做。
如何看待ERP经济效益的量化问题
企业实施ERP在人力、财力方面需要作很大的投入,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大家关心实施ERP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要想知道实施ERP的投资几年可以回收?实施ERP每年可为企业创造多少利润?要回答上述问题是很困难的。
利润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能否赢利,利润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价格的波动(原材料涨价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替代产品突然涌向市场),在机遇面前企业自己的决策失误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但这些都不是实施ERP所能决定的。企业成功地实施ERP后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提高赢利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要量化到赢利多少,是很难计算清楚的。因为管理的效益涉及方方面面(如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等),往往是难以量化的。
实施ERP的经济效益难以量化,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无法衡量实施ERP的功过成败。ERP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对工具的作用是否得到了正常发挥是可以具体衡量的。包括系统的集成度,系统能否保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运行,系统能否随时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是否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ERP的作用在于保证提供所需的信息要完整、准确、及时,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则又不是工具本身所能决定的。根据企业对ERP提出的功能要求,可以一一检查这些功能是否完美地实现。如果所要求的功能都实现了,那么应该说ERP的实施是成功的。至于它为企业带来了多少利润,这是另一个问题。因此,ERP的效益有些是可以量化,有些是很难量化的。总之,实施ERP的成败是可以具体衡量的,但是简单地用企业的利润这一指标来衡量是不科学的。
厂家回应
ERP的三个需求是相互关联的——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总部高级咨询顾问 傅晓
中国制药行业基本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态势,远远高于全国其它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快速的行业发展带动了制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从最早的财务电算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到整体企业的ERP建设。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制药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ERP建设成了当前制药企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385/,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