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搅屎棍把ERP糟蹋了
围绕ERP软件,业界近来颇不平静。盖因对所有厂商来说,ERP产品的革新已经进入一个全面推动阶段。只是在这其中间夹杂各种声音,用户不免有些无所适从。ERP发展过程中,业界的认识不尽相同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在这么一个否定传统的革新运动中,从应用的根本来看待各种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被模糊了的ERP
发展至今,按理ERP的里里外外该是通透明了的吧?但事实上我们却听到了许多表面上似乎互有抵触的说法。国内管理软件前三强中,新中大的“超越ERP”、用友的“坚守ERP阵地”和金蝶的“ERP消亡论”的做法就显得迥异有趣。作为用户,可别简单从字面上去直接理解,其实他们的真正意思都是,要把十年前提出的ERP好好变革一番。
如果回归ERP的本质来细细分辨的话,我们会发现上述表述都有自己一套道理的最大原因在于,ERP软件作为可无限放大的管理思想和逐渐进步的具体技术手段的结合体,有着非常大的模糊性,或谓灵活性。
所以,假如对ERP的理解偏重于具体的产品技术,那么我们前段时间对ERP的无情批判,正好反衬出我们在技术产品创新上的进步,这是好事;如果我们对ERP的理解偏重于管理思想,甚至把它作为管理信息化的代名词,那么对ERP的种种批判有待进一步商榷。技术手段的进步能够实现更多更好的管理思想,但不好说这些管理思想原来根本就没有。
以这两大立场再来看各厂商的说法,不难得知“ERP消亡论”更多的是从技术的立场表述,“坚守ERP阵地”则把ERP看作管理信息化的代名词。至于URP,下面另有论述。
勿庸置疑,这种理解的两重性其实难为的是用户。比方说,某企业用户希望实现管理信息化,想到了ERP,可种种批判下的“后ERP”让用户陷入了选型的困惑之中。这除了引起用户在自我管理思想上的混乱外,甚至将动摇他们对信息化的信心。记得在管理论坛上,就有不少用户曾贴帖子对ERP产品林林总总、各类新涌现的管理模块之间“边界模糊”的关系感到迷惑,甚而止步。
在这纷杂世界里,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一些定义与名词。相反,在ERP实施过程中,牢记着落实自己管理的目的,需要什么就上什么——它也许根本不叫ERP啦!
ERP走向何方
抛开宣传的因素,三强背后的差异,想必不是出于对“管理信息化”的不同认识,而是考虑到各自客户特点、企业文化等因素后,采取了不同的实现手段。现在ERP厂商们革新的路子各具特色,最终目的却趋同,似较符合“从不同途径爬上同一座山峰”的描述。“不同的途径”指的是ERP具体的技术实现手段,而“同一座山峰”当然是管理信息化的理想目标。
现在的ERP已经不限于“掐头去尾”的内部管理范围,而是大胆进入了原先被拿掉的知识决策、工业自动化作业等领域。有意思的是,CRM、SCM甚至OA也在反过来渗透ERP的领地,一家针对电子生产制造企业的SCM厂商就曾宣称自己的SCM是“全面的管理解决方案”。再举一例,在电信行业,“CRM+决策支持系统”的地位可能远远凌驾于ERP之上。但有人要说,加上了CRM和知识管理模块的ERP系统同样适用于电信行业,这也没错。这些似乎矛盾的方面除了说明ERP的模糊性之外,也反映出产品技术可以集成、融合的实质。是的,用户所需要的是完全解决方案,至于这个解决方案是以“原先的ERP为馅、包以SCM的糖衣,还是以SCM为馅、包以ERP的糖衣”,对用户来说,其实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当然,不同的做法会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上的差异,也会带来不同的实施难度,用户倒是应该仔细甄别一番。
大家也许还记得Gartner 2000年提出的ERPII概念。ERPⅡ的设想是综合各种管理软件的单项优势,如CRM、SCM,进行叠加和组合,以此实现全面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现在ERPⅡ继续扩展,甚至涵盖了电子商务。这一概念的发展也多少揭示出ERP大集成、内外管理兼修的方向。
就这一方向的实现上,有人指ERPⅡ的设想有过多关注技术架构之嫌,ERP“平台化”的提法也大抵以技术措施改进为主。这几年,真正能为ERP带来管理思想撼动的屈指可数,知识管理和最新的Web服务可能算得上,值得一提的还有ERP的分行业思路。虽然它属于实施服务范畴,但意义相当于ERP管理思想的一次集体性的悄然变化,毕竟ERP的细化落实诞生了实实在在的、符合各企业管理思想的解决方案。
终结ERP?
除了上面提到的ERPⅡ、平台化ERP,要超越“ERP”的URP也算比较知名了。最近还看到一本书,叫《终结ERP》,知道这正是讲新中大URP的。对不甚了解新中大URP的用户来说,仅看书名,难免有些犯嘀咕,所以还是要在这多加一些说明为好。
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说,现在的ERP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明确的产品技术架构范围,因为“明确”的ERP需要与用户的需求相结合。这方面,分行业落实管理思想和模式是一个好办法,制造业正在搞的“新一代ERP”就是个漂亮的例子。本着这一思路看,URP有点符合“分行业”的思路。它把用户瞄准为“以品牌企业为核心的经济资源联盟体”,这本身就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但我们又会隐约觉得大多数商务企业都会走向品牌企业、或者成为品牌企业联盟体中的一部分,所以URP又可算是“通用ERP”类的。斟酌之下,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URP是一个另类,是对ERP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的一次新尝试。
URP的管理模式跳出了企业内部,站在了“经济联盟体”的高度全面协调这一利益团体的商业活动,在具体手法上,URP提出了“互动管理”。这些好像都与ERPⅡ不谋而合。不过,URP经常很自豪地强调两者的出发点不同。ERPⅡ的思路会导致各种独立的软件叠加组合,会出现“ERP+CRM+KM+SCM”的局面,而且ERPⅡ仍然关注企业内部资源优化。而URP更强调在联盟体资源最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单个企业效益最大化,所以URP可以“柔性整合”,即从产品设计之初即融入了联盟体协同管理的想法,便于整体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在实现方法上,URP“互动管理”与许多下一代ERP所提出的协同概念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URP推出者认为,它有基于更先进管理思想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实现联盟体的协同商务。
其实不管是被喻为“激进创新”的URP、发扬进取的ERPⅡ,还是稳步推进的“平台化”,都要面对用户同一个问题的考验——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根本。用户也不妨自问:我是不是URP或者别的“后ERP”所能解决问题的对象?在自己企业里实施起来有没有困难?
回头再说说那本名字吓人的书,里面却是很实在地从用户的角度介绍应用研究、实施分析——原来还是很务实的呀!
链接:软件市场一览
在应用软件市场,管理软件、CAD/CAM软件、游戏与娱乐软件以及行业定制软件等成为拉动应用软件市场乃至软件整体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办公软件、教育软件以及翻译软件等相继放缓了增长步伐。其中,通用管理软件一直是应用软件市场中的热点。本季度,管理软件市场增长速度为21.1%。这是由于企业用户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ERP软件市场是管理软件中最大的细分产品市场,尽管预计全年投资额较2002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在第一季度中,ERP软件产品潜在用户大多处在采购的立项和选型阶段,实际采购行为发生较少。此外,传统的财务软件渐趋成熟,市场增长空间不大。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36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