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ERP之趋势篇
编者按:时至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关键是由于业务的“e化”和企业周边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的速度和所要求信息的精度,要求必需对系统进行集成。“要重新审视ERP!”的呼声,可谓“甚嚣尘上”。ERP打破沉寂,再度走向前台。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级软件,可以说是老企业级软件的脱胎换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企业级软件。在重新考虑电子商务时代系统集成的同时,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需求,经过重塑的ERP,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ERP外国人搞了近20年,引入中国也10年有余。回首ERP走过的历程总的说来是“说的多,做的少,花钱多,收效小”,成功案例寥寥无几。于是经过追捧、浮躁之后,ERP一度陷入沉寂。互联网的崛起使电子商务成了时代的新宠,而2000年.COM企业泡沫的破灭,又给所谓发高烧的“纯”电子商务泼了一盆冷水,使之回归到清醒与现实。
电子商务决非是虚无缥缈的“纯”商务,而必需与传统经济想结合,需要传统企业的介入,没有“传统”企业的参与,“纯”电子商务无疑是“空中楼阁”。而不能对内部实现有效管理的企业,也必将被电子商务的大潮所淘汰。用IT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潮流和必然,是今后企业信息化的主旋律。于是ERP走出沉寂,再度成为e时代企业追捧的技术,要再铸辉煌。
互联网使企业信息管理跨越了地域疆界,淡化了组织界限,跨越了行业领域,使企业走出了封闭的传统管理模式。互联网不仅改变了ERP的技术平台,更改变了业务平台、商业平台和经济平台,促使ERP“蜕变”。在电子商务需求的推动下,ERP这个老概念重新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原本定位于企业内部资金流和物流的一体化管理,转向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企业内的业务集成,转向企业间的业务协同。产生了向电子商务时代质的飞跃。
ERP的Web化
从98、99年开始,ERP软件包纷纷都能适应Web系统了。与传统的C/S模式不同,在客户端无须安装专用软件,只要有Internet环境和ID,从任何地方都能访问主干系统。适应Web的ERP系统,所渗透到的业务比以前更广、更深。譬如仓库管理业务若是适应Web的ERP,可以将便携式PC带到仓库内查验货物,并可将数据当场输入到仓库管理系统;而在C/S型ERP系统中就做不到这点,必须要将数据先记录在纸上或输入到便携式终端后,再输入到主干系统。营销业务也是一样,若从便携式PC能访问ERP,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信息,再无须将当日需要的顾客信息和产品信息取出后带在身边。最近还出现了用手机可以访问的ERP。这就是说,可以将ERP系统导入到业务的“前沿阵地”。当然,ERP的Web化还有其它好处。ERP的Web化使ERP的导入本身也变的更简洁、方便。在多个部门利用的系统中,实际上只在中央服务器安装软件即可,在版本升级时也无须更换客户软件,缩短了作业时间。
Web化给ERP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于使原本只在企业内部这样一个封闭环境下运行的ERP打开大门,走向开放。可以直接从Internet上取进大量交易事务处理信息,或向Internet发送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介入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这个变化至关重要。通过ERP的Web化,就能将原本是企业系统的ERP作为顾客可用的EC系统来使用。如原本应该由销售人员输入的订货信息,通过ERP的Web化后可以由消费者从Web直接输入。这样ERP的终端用户从企业内部扩张到了企业外部。
ERP的e化
ERP使用环境的变化也在促使ERP本身的变化。当今的ERP虽然仍然沿用其名,但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已是今非昔比。适应e-时代的ERP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要利用主干系统的数据。可以断言,对于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 ERP的导入已经成为先决前提条件。在电子商务时代,交易量的变化非常剧烈,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若仍用传统的人工处理会立刻发生停滞,结果造成对顾客的响应迟缓,影响乃至败坏企业形象。因此企业需要希望将前台业务(第一线)的信息能直接送达后台系统。
需要实现与前台业务连接的决不仅限于销售管理系统。譬如在库管理系统也有这种强烈需求。在多个Web站点,决定好Web销售的库存数量,在接收订货时要与这个库存数量进行对照、比较。
后台系统之间互联到什么程度也是影响服务水平的关键。有的ERP软件包产品一旦启动了电子商务,就将本企业主干系统的层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将后台的系统集成起来,就可以顺畅的实现这样的处理。与人工查询、应答,既省时又省钱。实现这样的系统间联结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ERP。企业用户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将多个业务之间有机的联结起来,才真正意味着实现了综合信息系统。
第二.为了实现企业间数据的联结,要整备信息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的交易速度快。以协同型新加入电子商务的多数企业,要单靠本企业提供所有的产品、服务是无法适应快速交易的。商业速度的加快也迫使我们将目光盯在供需链上。从开发到生产、销售,进一步提高效率,以尽早将产品送达顾客手里。
在欧美,出现了联结集团企业数少的、横向电子市场(e-Marketplace)。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导入ERP、配齐信息层次,效率非常高。
第三.要求有对快速业务的状况分析功能。
为提升业务速度而煞费苦心的不单单是执行系统的处理,计划系统也是如此。必须切实把握住眼花缭乱的变化态势,以决定下一步行动。但是,要求提出决策的时间,在急速缩短。为了尽快做出正确的决定,必须要有迅速收集、分析经营信息并做出评估的机构。为此,也希望以ERP为中心将系统集成起来。
经营决策层时刻要关注、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者与投资商不同,他所需要的是加工后的信息,要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把握状况,如改变集计侧面或挖掘某一部分等。也许要从会计报表转移视点,去考核部门乃至部门主管的业绩。这样,仅有会计系统的数据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有将其他业务系统数据综合起来的显示机构。在这方面,能跨越部门收集数据的ERP,就显现出了巨大强势。
第四.扩展功能和业务范围,从ERP向Extended ERP前进。
从顾客到合作企业、投资商,都需要ERP所拥有的数据。ERP本来是后端系统。但是,为了适应顾客、合作企业和投资商的需求,要配备面向前端用户的功能。例如,CRM、SCM和数据仓库(DW)等。将具有这些扩充功能的ERP叫做“Extended ERP”(扩张ERP)。有的厂商甚至趋向于干脆不再叫ERP。扩张ERP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与其他系统的联结为前提的。由合作业务和供需链所联结起来的企业,系统平台完全相同的情况不多,这就有个要对异构系统进行集成的问题。因此,扩张ERP需要有完整的外部接口。部分产品的接口对应XML。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001/,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