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点模式主张,在每一个商品属性上,消费者都有一个理想点,各个属性越接近理想点的品牌,越可能成为他们选择的目标。例如在商品房的面积上,消费者可能希望某一适当的大小如150平方米,太大或太少他们都会觉得不合适。
在理想点模式下,消费者被问及某种品牌产品在某一特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他认为“理想”的品牌应处于什么位置。根据模式,品牌具有特性值越接近理想值,则该品牌越受到消费者偏好。
理想点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提供了消费者认为是理想品牌的信息和消费者对现在品牌的看法。
理想点模式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math/e/4/d/e4d54934d9aff0f3a815590569200417.png
如果有一种品牌的各种属性皆达到理想的标准,即 ,那么,该品牌也就是最理想的。
针对理想点模式的广告对策,其核心就是:
第一,改变消费者的理想点(Iik),使之与你的产品的信念评价值尽可能接近;
第二,增加与消费者理想点相接近的品牌属性的重要性权重,或降低与消费者理想点相距较大的品牌属性的重要性权重。
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消费者已习惯于浓郁的白酒,而你的白酒比较清淡,那么你的广告就要说服他们,让他们觉得喝清淡白酒更适合。而如果你的酒刚好是清淡的,而且价格偏贵,那么就要强调酒的品味是最重要的。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859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