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ub博客

首页 > Linux操作系统 > Linux操作系统 > 离散渐进模型(转载)

离散渐进模型(转载)

原创 Linux操作系统 作者:urinator 时间:2007-07-27 00:00:00 0 删除 编辑
离散渐进模型(Disjointed incrementalism model)

什么离散渐进模型?

  离散渐进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政治学家查尔斯·林伯朗发现的一种企业制定决策的模式。通过观察研究,林伯朗得出结论:大多数决策是随问题的逐步展开分块制定的,前后决策间没有什么关联。

离散渐进模型内容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离散渐进模型属于决策制定的“现实”学派,认为制定决策应当是“到桥边的时候再作过桥的打算”。实干家们很容易接受这种观点:“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苦思冥想那些将来的决策?说不定这些决策再过些时候就根本没有制定的必要了呢!”

  这种观点与理性演绎模型截然相反。后者认为:在一开始就完全确定和掌握问题,收集到相关信息,提出备选方案,并可在最恰当的行动方案选出之前,对每一种方案进行理性的评估。

  林伯朗认为,离散渐进模型实际上是研究决策制定的一种更为理性的方法。这是因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我们开始就清楚地知道应当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完备的信息也很少存在。

  简言之,林伯朗至少知道,他研究的是人。他也明白一个道理:与其凭空想象完备信息的存在,不如“一是一、二是二”地处理问题。

离散渐进模型的优点

  作为决策制定的框架,离散渐进模型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它毫不掩饰地假定前后决策是独立的,从而能够使决策者摆脱过去失误的影响。

  这种假定的关键之处在于,如果决策者的双手不受过去的束缚,他们就更可能根据当前实际,而不是昨天或一年前的情况制定一项新的决策。

来自""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798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 流程图(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注册时间:2007-12-06

  • 博文量
    3868
  • 访问量
    223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