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天《道德经》,想到刚写完《没有平等只有平衡》不久,回想一下当时的心境还是有问题,于是有了现在这个题目。
[@more@]“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这里不会有出世入世之争。的确,无欲则刚。只有平心静气,就能少些平等、平衡等义气之争。入世不一定非要参与纷争,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淡出、旁观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另一种积极面对。
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地学习与运用妥协之术,我想调整心态、使之平静,也是一种全面意义上的妥协吧。兄弟间、夫妻间、朋友间、同事间那些一时之争,不必纤绊太久,更不必执着。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周遭,用平静的心情面对自己。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对有些无法满意的事,不能强求,尽早放弃,就可以尽早解脱,反而能更早地追求其他目标。人的一生也是短暂的,对自己心仪的事情,应尽快投入,生活是进行时态。可以期待,但不必等待。
相对来说人生一世顺利的事情还是更多的,那就更不必固执于那么小小一部分困难。计较得越多,快乐就越少。
平等、平衡是方法、是策略,平静是心态、是境界。平等、平衡一时,平静可以一世。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517734/viewspace-88920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