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基础架构 > 网络安全 > 嫌犯被抓!12306 用户信息泄露案
首都网警截图
据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微博消息,北京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网上贩卖470余万条疑似12306铁路订票网站用户数据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刑拘。
12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以下简称网安总队)工作中发现,网传有人利用互联网贩卖470余万条疑似12306铁路订票网站的用户数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铁路总公司官方微博回应“网传信息不实,12306网站未发生用户信息泄露”。
获此情况后,网安总队立刻会同西城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经查,一网络用户“deepscorpions”在网上贩卖疑似12306铁路订票网站的用户数据,包含60余万条用户注册信息和410余万条铁路乘客信息。经专案组网上侦查、溯源追踪,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北京市西城区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陈某(男,25岁,河北省邢台市人),后于29日在该公司所在地将其抓获归案。
经讯问,陈某供述60余万条用户注册信息,系其前期在网上非法购买所得,并非通过对12306官方网站技术入侵获取。其余410余万条铁路乘客信息,系其利用上述用户注册信息,通过第三方网络订票平台非法获取。
目前,嫌疑人陈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西城分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用户信息一般都是怎么被泄露的呢?
1. 安全维护不及时
平台为了节约成本等原因,使用相似的源代码进行更改,以至于网站的数据管理模式落后、或存在缺陷。
在这些使用相同源代码的网站中,只要有一个网站被爆出系统漏洞,作案者就可利用该系统漏洞,来获取到其他网站的相关数据。
2. 黑客进行撞库
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
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使用的是相同的帐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登录B网址,这就可以理解为撞库攻击。
而不少用户隐私意识和数据安全意识不够强,总爱使用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这些数据在一个网站被泄漏后,不法分子便可以通过这些公开的数据,对另一个网站上的数据进行撞库,借此很容易就能获取大量隐私数据。
3. 人为倒卖
服务商们为了针对用户做定制化服务,往往需要在 APP、软件、网站服务的各个环节,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经公司内部人员收集之后倒卖出去,比如支付宝 2013年的用户信息泄密,就是由支付宝的技术员工,下载用户信息之后再倒卖的。
▍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并没有能力去制止网站的泄密行为,但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降低风险:
1. 手机设置密码有讲究
现在的智能手机很多都标配了指纹识别,解锁还是很方便的(图形密码太简单,容易被陌生人瞄到)。
2. 重要网站、App 的密码要独立设置
不要设置简单的数字和单词密码,Password或者123456这种密码,是最容易被黑客破解。与其信任你的记忆,不如信任一个复杂组合密码。
3. 不要在连接公共无线网络时登录账号
连公共WiFi时,账号隐私(如 Cookies)会存在被监听盗取的可能性。这时有个技巧:用浏览器的隐身模式上网即可。
4. 设置二次验证
不管是邮箱还是社交账号都能够绑定手机号进行二次验证,比如我们最常用的 QQ、微信。这样即便服务商出现漏洞,黑客也无法通过获取的账户信息登录你的账号。
最后,年关了,希望大家都不要遇到这样的糟心事,该买票还是要买票,过年可是大事!
☞参考来源:首都网警 IT轻社区等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1545820/viewspace-230550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