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清明,右脚重阳。虽然只是周星驰的一句无厘头,却说明了中国人对于这两个节日的重视。
记忆中,重阳没有什么感觉,没有菊花,没有登高,也从没见过茱萸是啥样子,只知道后来又改叫老人节,每至重阳,村里的老人们可以收到村里大队部发的一包白糖什么的。
但是对于清明,家乡的老人们却看的很重。一年之中,有两个日子是纪念先祖的,第一是清明,其次是中元鬼节。清明扫墓,鬼节祭祖,都是神圣而隆重的。
小的时候,甚至是有点盼望清明的。可以跟着一群大人,满山的追踪春天的气息,采摘惹人喜爱的映山红和难得一见的老虎花,更可以在鞭炮和火铳声中放肆的吆喝。
扫墓的程序,大致是一掊黄土上,插一根青枝,挂几条或红或白的幡纸,燃几串鞭炮,鸣几响火铳,有时还除除坟堆上的杂草,不过十来分钟,但追溯几代先祖,各自葬在不同的山头,一天下来,倒也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
年岁渐长,却难得在清明时节有机会再回老家了。十几年前爷爷过世后,倒还去过他老人家的坟前,但前年奶奶去后却一直未能抽空祭拜,思来甚为不安。常忆儿时岁月,山村简陋,尚无电灯之时,晚间纳凉于庭院之中,爷爷拉着我的手,教我简朴的诗歌:“童子年年长,龙门日日开。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殷殷期望,至今难忘。
清明清明,亲人虽远,铭记于心。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93161/viewspace-5032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