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不强的种种表现有:
一是消极怠工。员工认为对各种工作任务是强行高压政策下逼迫完成的,因此采取种种手段钻管理上的漏洞,出工不出力。但是进行集体处罚的话,容易造成腻烦心理。
二是敷衍塞责。员工缺乏主动工作积极性,加上各种压力逐步增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对一些他们认为是不重要的工作采取种种方式敷衍塞责。
三是职场枯竭。员工对工作意义认识不深刻,加之各种严格苛刻的绩效考核(这种考核是异化过的),他们认为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对前途产生了迷茫,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职场枯竭。比如迟到、矿工、早退,不求上进。
三种行为从管理学角度来分析,可以采用严格的处罚手段加强管理,但是长期以往,员工对处罚已经普遍适应了,产生无所谓的心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执行力是从上到下,从下至上的整体两性循环。主要我们对执行力仅仅停留在管理方法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执行力同时也是一种企业文化。概念化的执行力无疑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要把执行力融化到企业文化中,形成执行力文化,才能抛弃制度管理人,制度压迫人被动执行的局面。怎样正确认识执行力?形成执行力文化呢?结合烟草行业当前正在加强建设的“两个至上”价值观,“和谐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把执行力文化建设纳入其中,更能取得实际效果。对于烟草行业来说,从上到下的发展战略部署都是要通过执行层完成的,因此我们通过建设执行力文化,加强执行力,这样的话可以让高断愿望、指令迅速解码传达到执行层,保障执行的结果正确无误。
怎样建设执行力文化呢?
我们可以从其他企业的执行力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特点,注意以下几点。
令行禁止是建设执行力文化的坚固基石。令行禁止既是一个企业执行力的表现,也是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基础。她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平台上的,建立在个人权威和个人权力之上的执行力文化并不牢固。大量的企业在建设执行力文化初期时,迷信个人崇拜或者是管理权威,一旦老总发话就认真做事情,一旦老总不在,就成了“猫子偷闲外面走,老鼠在家翻筋斗”的局面。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平台是保障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基础,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标准作业,都将对企业执行力产生重大影响。
循训诱导是建设执行力文化的推进方式。执行力文化不是靠发几个文件、做几个专栏、讲几段大话就完成的,而是靠对职工的循训诱导,通过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承担责任,完成义务进行带动,形成共同建设执行力文化的动力。言传不如身教。当职工明确了企业的思想后,就能发挥到积极作用。暴风骤雨式的强行推广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只能是形而上学的四不象,和风细雨的诱导将带动执行力文化建设走象良性循环。
与时俱进是建设执行力文化的终生要求。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没有万能钥匙。一味的拿来主义不能形成效果,应该要积极自身特点加强建设。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不能故步自封,应该要吸取各种先进文化成果,完全复制他人的建设成果将是邯郸学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而放弃学习将是坐井观天。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无为而治是建设执行力文化的终极目的。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老总一般都是在聊天、喝茶、吃饭等社会交际度过的,因为他们的执行力文化建设做的非常出色,真正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效果。相反,缺少执行力的企业老总总是天天忙着开会、搞预算、定方案。“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些英雄们,事无巨细,一律自己抓,团队的执行力文化建设基本没有,或者说是没有建设成功。
烟草行业在多年的建设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因此把执行力文化溶入企业文化中,对增强行业竞争力,提高行业综合素质的推动将产生巨大的推进剂,也是成功的从制度管理到文化育人的重大转变。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78883/viewspace-16535/,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