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ub博客

首页 > Linux操作系统 > Linux操作系统 > 生产少人化的七大具体做法(zt)

生产少人化的七大具体做法(zt)

原创 Linux操作系统 作者:hpj168 时间:2019-04-13 08:18:04 0 删除 编辑
制造成本主要是由材料费、外加工费、直接人工费、间接管理费等所组成,企业为了寻求降低制造成本,除了针对材料费着手大刀阔斧改善之外,另一个改善重点就是减少人事成本的过度负担。若是出现人事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率偏高现象,就必须考虑如何做好「生产少人化」策略,以期能够真正落实降低成本大作战的实效。

所谓的「生产少人化」,是指为了追随市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改变,制造工厂经过详细的产能分析评估后,并绘制人机搭配作业组合图,依此指派适当的作业员人数,用来从事需要数量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是让每位作业员均发挥100%的人员工作效率,杜绝「闲人、闲时、闲事」的各项浪费不断发生。

??制造工厂为了要做好生产少人化工作,可透过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与做法,尝试由多方面同步着手推进,除了进行生产人员的裁减与缩编,尚可引进机械化和自动化机器设备,达到「省力化」与「省人化」的效果,甚至是「无人化」的最高境界。

??少人化向来是丰田式生产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强调是以最少的人数来配合生产需要量的方法。为了配合市场的快速变迁,采用不浪费的较少人数从事生产,对于人员、设备、作业方式等有关生产结构均必须加以探究,才能完全符合生产少人化的基本思维与实际做法,主要的部分包括下列7项:

1.流程式生产:让在制品一个接着一个依制程规定顺序完成所有生产作业,确实达到平稳化与均一化的目标,建立以最少人数与最适机器从事最精生产的根基。

2.作业标准化:确实让所有的生产作业单纯化与标准化,避免当制程变更、产能变动、人员异动等状况产生时,以减少进行职场教育训练的时间与费用,期使在短期内迅速顺利投产。

3.人机可分离:传统自动化往往是人员必须一直在机器旁,尚须用到部分无法离开机器的人力资源才能完成生产任务,少人化生产则尽量设法做到人员的工作与机器的运作能各自分开独立。

4.一人多工程:训练作业员能同时承担前后若干制程的相关作业,而不再是仅会操作一人多机的单能工,应积极使全员皆是精明能干的多能工好帮手。

5.可移动设备:制程变动机会愈形频仍,固定式机器设备的拆卸与安装实属不易,因此设备应具备体积小型化与拆装简易化的机能,并可在机架下方安装多只可移动的脚轮,使搬运与迁徙更为便利。

6.非定额编制:传统生产作业不论产量多少,大多数工厂均采用固定编额制,生产少人化则应使设备操作员隶属非固定编额,人员可依生产产量的多寡而进行增减调整。

7.交接互助带:当多能工在进行复数制程的作业时,前后交接的制程仍无法完全划分清楚,应朝发挥橄榄球式团队运作,藉由衔接制程部分的交集区域,共同完成互助合作与支持协助。

总之,在现存消费需求巨变的环境之中,制造厂商为了持续发展与延续生存,必须配合市场有理与无理的需求变化,尽量藉由压低制造成本来换取应得的利润。而具有灵活弹性特色的「生产少人化」制造新策略,不啻为降低成本的具体可行方法之一。

作者:不详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78883/viewspace-1651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注册时间:2004-11-19

  • 博文量
    949
  • 访问量
    6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