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岳飞这样的君子被秦小人所陷害的案例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在现实的生活中也经常有听说那个大家公认的好人又被陷害了之类的话题。其实君子为小人所害是一见很悲惨的事情,但是却时有发生。
君子总以为自己行为坦荡荡,无所畏惧,经常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等观念,不可以否认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君子之所以能够为小人所害,是因为君子的领导也是一个人——有作为人的所有特性——那怕他是生人。在他做出判断的时候,他所收集到的信息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小人有所作为的地方,他可以通过各种强盗使君子的领导得到有关这个君子不好的信息,形成一种“气候”,这样这个君子的领导就容易产生很多不利于君子的判断,这个君子也就很危险了。而且作为小人,他最能够掌握人的好恶,最能够拍马逢迎,手段也是很有一套,甚至好几套。一向以清高自居的君子一般不屑于这些手段,所以当他被这些小人所陷害时,还相信自己“对得起良心”,可是你的领导已经不再信任你了,你已经处于危险边缘了。
君子要向小人学习,就向学审计的人首先要学会做假帐一样,你不知道假帐怎么做出来的,你又能够怎么去查啊?君子要学会小人是怎么陷害别人的,才能知道怎么去防范,只有防范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君子,为你的理想而奋斗。不要去抱怨君子为小人所陷害,应该多去学习小人的行经——用一科君子的心的去,学是为了避免被陷害。
也许你会说,君子终归是君子,总有得到大家承认的一天;同样,小人终归会有被处理的一天。但是对于这个君子,或者当时的局势来说,这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呢?试想如果当初岳老先生懂得怎么去防范秦阉的陷害,不论是岳家军还是宋朝的前途不是很光明了吗?再不至于到宋朝都被人搞跨了,才知道岳飞是被人陷害的吧?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让人家一家三口跪在你面前啊!
君子学会了小人的行经是为了防范小人,当然不屑于去做小人!
论语里关于君子小人的观点,摘几句,看大家同意么: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闲,而审其取舍之几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夫,音扶。约,要也。畔,背也。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程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平也。荡荡,宽广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饮,去声。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42519/viewspace-51576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