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过身来,手指着我说:"嘿!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別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后再说出来。"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內芮说:"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稳稳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ssssss!
凡內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六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 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內芮笑笑地说。"喔,对了。你还说你五年后,要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的乐师一起忙着工作,对吗?"她急忙地补充说。"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经在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四年照道理应该有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或录音室。那么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二年,应该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经住在纽约或是洛杉机了。"
次年(一九七七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羨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顿,搬到洛杉机。
说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五年,但大约可说是第六年。一九八三年,我的唱片在亚洲开始销起来,我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每当我在最困惑的时候,我会静下来问我自己: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你又如何要求別人或上帝为你做选择或开路呢? 別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力交在我们的手上了。
如果,你对你的生命经常在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的时候,你不妨试着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连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而在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你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又岂能无辜地怪上帝没有为你开路呢?不是吗?
没错,其实我的建议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5年以后的我在哪里?”。答案就在问题里。这个问题一直问下去,你肯定能够找到方向。当然这里的5年不是一个绝对的量化数字,它可以是三年或者十年,也可以是一年、二年,只是说你一定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思考,明白你将来期望到达的目的地。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职业上要追求什么,就像那句话说得“哪个方向都是逆风。”
当然要想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它不是靠冥思苦想就能获得。就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而言,它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一步步浮现出来的,它就如同我们找对象,我们很难一下子描述出来我们到底希望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终生伴侣,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不同的异性,随着了解的增多,内心里就会发出一个声音,对,就是她(他)了,我就是希望拥有这样的一个伴侣。在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都要经历一个“为谋求生存而就业—为终生发展而职业—为人生价值而事业”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太可能在职业发展之初就拥有一个我们希望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太幸运了,就如同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青梅竹马的爱情一样,而是在为谋求生存而就业的过程中,一步步发现了我们愿意为了终生发展而从事的职业,并随着我们条件的改善和追求的提高,我们找到了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从事的事业。刚刚工作的时候,我们对很多的东西了解的太朦胧,难免在认识上有偏差,也很有可能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前两天有个将要毕业的研究生女孩问我,是不是不要进入房地产行业,因为她觉得房地产行业是夕阳行业,我听了哑然失笑。还有一个男孩雄心勃勃的要进入咨询行业,只是因为咨询的收入高,他并不了解咨询行业的工作状态。其实这都很正常,这是我们人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很难超越也没有必要超越,正如有句广告词说的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大多数的人停留在第二个阶段,只有极少数的杰出人士能够达到第三个阶段,但每一个阶段的递进都是自然而然的,你连自己的生存都没有解决,奢谈人生价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很难达到第三个境界,甚至有的人一直在第一个阶段徘徊。如同李开复博士所说,什么是事业?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持之以恒的追求;事业不是可有可无的应酬,而是矢志不移的奋斗。当心甘情愿为一件事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时,当能够从这件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愉悦时,你已经在从事一项真正的事业了。可以说,不对你所从事的工作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是很难达到事业这样境界的,在职业的发展上自然也难有大的发展。
作者:landy0985 回复日期:2007-11-26 18:32:17
职业生涯步步高
记不清是在那个网站上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深,你可以发现这个女孩真得很可爱,尽管还透露者女孩的稚嫩,但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女孩将来的职业或者创业的成功,因为她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得是什么,而且正在一步步的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觉得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会给很多的朋友有所启发,它回答了很多朋友对于职业目标的疑问,所以当时我就保存了下来,全文索引如下:
本人浙江某小城镇普通女生。家境一般。中学读书时成绩尚可,高考报厦门大学金融系,6分之差调剂到广东某末尾重点大学金融系,家人要求复读,因想去那个据称比浙江富裕的地方去待待,于是去读书,一晃四年,七月毕业。
原想去找银行对口工作,但英语没过六级,屡被拒之门外。遂收起银行工作念头,与深圳、广州四处找工。因外貌、身材还过得去,今年四月在深圳某广告公司觅得业务员一职,一去就安排下规定业务量,虽然底薪有2.8千,但对于一个刚出校门没任何社会经验的女生来说,这份工作实在艰辛,以致最后半途而废。
此时凑巧因为广交会原因,同学推荐去了一个台湾老板的纺织品外贸小公司。也是在这里定下了我的从业方向。
老板台湾人,典型家长式性格。起初说不包吃住,月薪2千。虽然在广州,这样的月薪并不高,但是也不会饿死了,自己学校虽然是第一批的重点本科,但是在广州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学历什么也算不上。于是小心翼翼的开始上班。老板脾气非常暴躁,而作为新人,每天早上一去要擦干净所有桌子,下班的时候要打扫完三个办公室,倒干净垃圾。本来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娇生惯养,但是家务活还是比较少做,突然要干这些,手忙脚乱,被呵斥过几次。不得不更小心,每天提起120分精神。起初并不要我做什么活,事实上金融和服装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唯一稍微有点关系是对信用证还比较熟悉,其他的什么也不会。也没有任何人教你,每天就是看到哪里脏了马上去收拾干净,老板手机不放在手边响了,马上去拿过来给老板,没事就去叠布样,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布样,老板要求叠整齐。
以前同事把布样按时间排序,老板经常记不住是哪天的布样,找不到布样就会发脾气。于是自己留了点心,凭手感,把近似的布样放一堆,然后按颜色再分成小堆,最后按时间再分小堆,重新排列收拾了一下。老板发觉后说了一句“这个小鬼还不错。”于是分配了一台电脑给我,可以看他的邮箱和客人交往的记录,每天早上帮他打印出来放办公室桌上,但是不准我回。他有次拿到我的打印件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客人今天说什么。”我小心翼翼的把几封邮件的内容说给了他听,他看过以后似乎从此对我稍微有点好感,称赞我记性不错。接下来我的工作似乎就变成了老板的专职小秘书,他和客人交往的邮件我可以回复,只要他看过以后觉得没问题就可以发出去,也会教我对不同的客人要怎么回复,我整理样品的时候也会抽空稍微指点一下。这时比较好的是老板准许我和另外一个女同事免费住他他不住的五羊新城的一个二居室旧房子,房费省了不少。但是在老板对你青睐的时候同事就会对你不友善。开始时没人教你,这种情况下更没人教你。对服装和面料的知识仍旧贫乏,而老板依旧暴躁,每天谨小慎微的注意每一个细节,原先大大咧咧的性格一下收敛了不少。
台湾老板似乎越来越觉得我这个小鬼做事情还是不错的,于是在其他老板面前有时会炫耀一下我为他准备的资料是多么细致齐全。这时已经慢慢接触到一些别的老板了,都是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每年少少也有几百万可以赚到。接触多了,渐渐有了创业的想法,于是更加留心服装、布料的专业知识,也更加留心看老板怎么和客户交流。但是这些都没有表现出来,看起来还是个傻乎乎的小丫头。随后认识了一个浙江老板,当他听说我是浙江人时候,竭力让我回浙江,说要介绍我给一个朋友的工厂做。
于是兜兜转转毕业典礼后我又回来了浙江,而薪水也由深圳的2千8,到广州的2千,再到现在的一千。
为何薪水少还要回来做?当有了创业的想法后,觉得工厂才是能学到所需要的一切的地方。所以义无反顾的来到现在这个在郊区,薪水只有1千的工厂。刚到工厂时,一个大学生刚走,因为老板觉得他人不够机灵,而他也觉得在工厂没多大发展,于是走了。我刚来时的局面就是整个工厂只有我这个英文没过六级的人稍懂英文。
尺寸表不会翻译,只认识脖子、袖子、胸...这样的单词,拿着尺寸表到样板房,和打样师傅看着尺寸加我认识的单词一起猜,师傅教我服装说袖开口叫克夫,胳肢窝叫夹圈叫袖隆...学了三四次学会了尺寸表的翻译,顺带学会了服装的名词应该怎么叫,顺带知道了什么部分大概多少尺寸
买家要来供应商评厂,评厂全英文报告看不懂,借着金山词霸一个个生词翻译过去,两天以后跟着人事部一起去查消防查安全查仓库,帮着财务部造查厂的假工资假保险,一个星期内学会了应付查厂整套程序和应付花招。
现在慢慢开始熟悉面料也慢慢熟悉服装工艺,工厂的对外英文交流也开始由我负责,英语强迫性加强了不少。没有周六周日,每月放假一天,每晚自己加班到九点半。熟悉的越多越觉得创业艰难,但是熟悉的越多越坚定创业的意志。当你发现或许能力很一般的老板却能每年几百几千万的赚,而你却还在算这个月有几千能加几百,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上为工作到现在的大致总结,以及创业理想。
以下为具体的薪水支出。
每月1000,工厂包吃包住包水电,没有交通费支出。
1、手机费:150。和在广东的男友通讯主要方式,为了省钱,每天强忍到12点以后打电话,可以节省一半手机费用。短信能省则省。一毛一毛的加起来也很多。
2、买衣买鞋化妆理发:200。因为是短发,每个月要修剪,否则会很邋遢,20元,只剪吹干净,不做别的任何护理和造型,省钱要紧。皮肤不错,没有化妆品,只有超市买的二十几元一支的洗面奶和润肤霜,两个月都用不完一支。每个月只能添一两件打折的比较低档次的专卖店衣服。
3、买书买资料:200。每月预200的钱买资料,因为服装、面料都是从头学的,毫无基础,现在的书又超贵,到现在还没买齐一套完整的书,还在继续采购中。另外还要买些英文的书加强英文。
4、回家车费:80元。包括到车站的公交车费用。每个月回家一趟,来回80元。
5、零食:50。比较爱吃零食,但是没有太多钱买,学生时每个月零食要花百元左右,现在只能控制到每个星期花10元左右,这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6、q币:50。这个是最被男友鄙视的一项支出。喜欢买衣服,买不起真的于是好打扮qq秀,想结婚没钱结婚于是养了qq宠物结婚,这些都需要一些支出,50可能还不止,但是心理会愉快不少。由于是异地恋,时间会稍微有些空余,除了加班和看书,中午休息之类的空余时间都花在qq上了。
7、早饭:30。每天一元,一包豆浆一个茶叶蛋。
理论上算每月实际剩下的不到200。实际上每个月都花的剩下不到50,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支出,牙膏牙刷纸巾洗头水袜子笔记本可爱的圆珠笔之类的,虽然如此,这个月挤出50元进了一些可擦写的圆珠笔,准备在淘宝上开个小店,第一次卖的打算就是这些可擦写的圆珠笔,觉得挺可爱,挺新奇。以后等攒些钱,用我现在初步专业的服装成衣、面料知识去进500元衣服卖。当然,这些只是赚些零花钱。等我攒到5000元时我要开始我的创业第一步,去申请一张国际信用卡,打算去ebay卖中国的silk衣服。既然国内c2c可以做的这般红火,如果英文过得去的话,为什么不在世界范围做c2c呢?既然我现在以及将来都希望能够做外贸b2b,为什么不让对外c2c当中间的桥梁呢?
是,虽然现在的收入很少,这个我知道的很清楚,厂里的车工都比我赚的多。但是,我想,现在我这样拼命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赚到足够的钱去西湖边买一套大房子给爸爸妈妈,这是一个普通的浙江女生的梦想。
第一次卖的打算就是这些可擦写的圆珠笔,觉得挺可爱,挺新奇。以后等攒些钱,用我现在初步专业的服装成衣、面料知识去进500元衣服卖。当然,这些只是赚些零花钱。等我攒到5000元时我要开始我的创业第一步,去申请一张国际信用卡,打算去ebay卖中国的silk衣服。既然国内c2c可以做的这般红火,如果英文过得去的话,为什么不在世界范围做c2c呢?既然我现在以及将来都希望能够做外贸b2b,为什么不让对外c2c当中间的桥梁呢?
——————————————————————————————
见过那么多浙江人,看过那么多C2C卖家B2B公司,看到这篇文却好象第一次发现新大陆般——卧薪尝胆,原来如此。其实这个MM面前的 TAOBAO、EBAY、B2B的路还很长,但仅就此文来说,是相当难得的励志文章,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擦亮火柴的时候,她给自己树立了一盏灯塔。
这个帖子,我始终认为对于已有工作经验和职业选择权(哪怕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的职业人士,更有借鉴意义一些。所以楼主在阐述1-3年滚动目标、5年目标、终生目标等的时候,可否在行文态度上统一一些?
一、二、五章节的内容一直在描述长期(或者相对长期)的目标和职业规划对人的帮助,但是孙正义那一段——关于个人1-3年目标确定的那一段,与相邻几大段落的衔接似乎有点问题。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区分,以及滚动目标的修正,可否单独成立章节?或者在描述上更立体丰富一些?
如果是作为一本将要出版的书,个人以为,在通篇流畅的行文中,这段略显突兀,即使是整体砍去也要好多按照现在的位置排放。当然,最好还是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阐述。
楼主职业规划的主题非常明确,例证和段落关联性也非常统一,正因为如此,我也对它期望很高,希望它能是是一本不同于市面上职场快餐书的作品,一本我可以推荐给很多年轻人看的书。
to 某只乌鸦,你叫“乌鸦”,却发出了喜鹊一样悦耳的声音,非常感谢你的指正与提醒,我自己也觉得需要改进,如果出书的话我会修正。其实之所以费尽心力写这么写内容,就像我开篇所说的,我看了一些所谓的指导书,离实际太远,而且大多不是原创,因此希望把自己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去掉水份,多谢一点有意义的内容,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因为对职业生涯感兴趣的原因,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感动。这个女孩在芸芸众生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今天的她平凡如你我,虽然她也会经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几乎可以判定若干年后她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很多的人仰视,慨叹她的幸运和机遇,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因为多年前她给自己树立了坚定的职业目标并一步步地为之奋斗才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这个案例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正如一个网友所总结的,这个女孩从现实出发,渡过了一个阶段的迷茫期之后在工作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围绕自己的目标开始一点点地积累资源。在此过程中,这个小姑娘没有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去工作,这样的格局和气度确实是很难得的。其实我个人的经验,职业(其实不仅仅是职业)的成功需要vision,passion还有action,当然还有一点点的运气。 Vision属于战略范畴,一般大家认为有点虚,就是大家一般说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谈到的选择和职业目标都在此列,它是要解决你往那个方向走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说很多人没有vision一样能够成功,就如同很多的企业没有战略一样能够生存。我也承认这种现实,但是一是有了清晰的方向,能够让你少走弯路,能够加速你的成功,它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要条件;其次是现在的职场环境和几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化的人才越来越多,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没有vision照样成功但不意味着今后可以成功。三是有的人认为环境变化太快,计划跟不上变化,设定了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观点流毒甚广。前段时间我们的地产集团讨论战略,竟然还有的人提出来讨论战略意义不大,意思是这个市场机会主义者或许能生存的更好,我就指出来,我们非常有必要讨论战略,或许我们的战略导向只能占到40%,但我们要逐步提高到80%乃至更多,逐步由机会导向走向战略导向,否则企业很难发展。战略定了以后本身并不是议程不变得,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Passion介于vision和action之间,制定你的发展方向的时候要考虑什么事情能让你又激情,你有激情才能够积极地去行动。Action当然更为重要,其实现实中很多人发展不顺利不是方向的错,入对了行也选对了企业,但就是不能把事情做正确。我举得这个案例从这三个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启发,比如在action层面这个小姑娘作事情的态度,连台湾老板都觉得这个小鬼作事情还是不错的。当然还涉及到理财,人脉关系的处理等等,我在后面都会讲到。
很多人都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当前的专长选择职业,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事实上,有很多人工作上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金手铐”现象。虽然自己并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当前不错的收入和保障,又让他们很难下决心去改行做符合自身兴趣的工作。有一天去银行办事,碰巧在大厅的电视上看到一个参加非常6+1的小伙,因为非常喜欢魔术,辞去了很多人眼中看似不错的公务员的工作,象这种用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几乎可以断定,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模式,一个人能够在某条职业道路上发展,但是假如不是建立在职业兴趣的基础上,他的工作热忱就很难持久,更不可能把该职业作为终生的志向和追求。爱因斯坦可能会成为数学家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歌星,刘德华可能成为一个导演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
二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比如经常遇到有的人说我对管理感兴趣,其实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管理根本不了解,甚至有的人读mba就是为了将来从事管理,但却没有融入行业或职能的意识。其实在现实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纯粹的管理工作”,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必须与某一专业和行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具体的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从行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更加具体的房地产行业的销售管理、外贸行业的财务管理、家电零售行业的人事管理、电缆行业的生产管理以及IT行业的技术管理等等。据我所知,除了一些比较大的集团化公司偶尔会设置企业管理部的部门,还很少会有哪家公司会设置管理这样一个职位。再比如有人说我对物流比较感兴趣,我对IT比较感兴趣,其实物流有海运、空运和陆运、综合物流等等,还可以分的更细,不同的方向要求也截然不同,IT行业更是如此。这么讲,都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
三是不愿意去叩问自己的内心,而将发现自己的兴趣寄托于什么职业测评或所谓的职业顾问。在这里,我不是否认职业测评的科学性也不是否定职业顾问的作用,而是说你这样的手段毕竟只是参考,你很难依赖他们来发现你真正的兴趣。兴趣与本人的成长环境和个人阅历息息相关,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而发现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
我在这里推荐几个有助于发现你职业兴趣的方法,大家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
一、工作观察法
1、 你对目前的工作哪些方面最满意?哪些方面最不满意?你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怎样的?
2、 你曾经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3、 你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哪些你学得很快并且非常有兴趣学?哪些学的很认真但总是很吃力而且掌握不好?
4、 记下你的成绩、受到的肯定、觉得有收获、充实的事情。
记录以上的东西,大约3个月或半年左右分析一次,如是几次你就能够逐步的明白你的兴趣所在。即使你没有参加工作,你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类似的资料。
二、羡慕他人的工作
我们都曾经有过羡慕别人工作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比如我们参加某个培训或者论坛,我们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那个人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幸福。有些羡慕只是一个很短暂的念头,很快就消失了;而有些羡慕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一直徘徊。
当然我们的这种羡慕往往是对我们所理解的被羡慕对象最光鲜的一面的片面理解,当我们理解了那份工作的全部,或许我们并不喜欢很多背后的东西。但是毕竟我们羡慕别人的工作,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自身兴趣的一种投射。一个喜欢IT的人会羡慕比尔.盖茨而不会是周杰伦;一个对管理感兴趣的人会羡慕张瑞敏的工作而不太可能是王朔的工作。所以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回忆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你曾经对某个工作比较强烈的羡慕经验,从中是否可以体会出你乐意为之奋斗的工作。
三、如果现在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那你最想从事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告诉我除了享受你什么要不想干,如果是那样的神仙也拿你没办法。
四、职业生涯兴趣测验
这类的测试又很多,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或者看一下相关的书籍。我也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上面有关于职业方面的测评,可以参考一下。几种不同的方法互相印证,基本上能够发现自己大致的兴趣点。我不是很建议单纯的花钱去做测试,一是这样的人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竟然通过上面那么多的方法都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很有功力的顾问或者咨询师很难给你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反而会把你搞得很糊涂,还不如找自己周围比较成功的朋友听一下他们的建议。二是职业咨询是个很专业的工作,而有的咨询师本身都没有成功的职业经历,他们只是比你多熟悉一些工具而已,咨询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糊口的工具而已,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之昭昭。有家职业咨询公司竟然把我的帖子改头换面,写成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如此的职业道德和原创精神的缺乏,怎么能够相信他们会对客户负责任,他们的做法也会让职业咨询整个行业蒙羞。万一你找个不称职的咨询师说不定会越帮忙越乱,当然那些真正有功力的咨询师对于你的职业发展还是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的,但无论如何最重的决策人和执行人仍然是你。如果那天我一高兴去做职业咨询,应该是个不错的咨询师(呵呵,自吹一把)。其实来自你这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建议更有价值,所以如果有机会,研究一下你所在行业的成功人士的经历或者有机会向他们请教或许能够有所收获。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第一步是要证明你选对了方向-属于你自己的方向。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都没能选对方向或者说根本没有去选方向。在职业的道路上,你不可能走别人的路取得成功,很多的成功模式本身就不具有可复制性,很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道路,你要想成功,也必须为独一无二的你找到适合你的独一无二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靠你在工作实践中一步步明晰。
当你暂时没有目标时,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意见是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先把所谓的目标放一放,不要为了寻找目标而目标。当你把当下的事情做好的时候,新的机会往往就会浮现出来,他们会把你带向新的目标。
确立自己的事业目标不是劳动竞赛,不要去和别人比,而要立足于自己的现状一点点进步,只要今天的你胜过昨天的你,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进步,你就能一步步逼近自己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更优秀,普通人眼中的千万富翁去和李嘉诚比也只会越比越沮丧。目标是自己的,别人的成功并不能否定你的幸福,和别人比很容易把心态搞坏,凭空多出来那么多敌人,何苦呢。
尽管职业兴趣很重要,但是不要寄希望于一分工作能够符合你的全部兴趣。一个老师,可能很喜欢讲课的感觉但不喜欢研究,他可能也要写几篇论文好混个教授;一个官员,可能很喜欢享受权利,但也要忍受平衡利益的疼苦;一个歌手,可能很享受唱歌的快乐,但恐怕也要配合公司的商业推广;一个高管,可能做起事情来很有成就感,但也要承担非常大的决策压力;一个技术人员,可能很喜欢研究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他也要学会和应用部门做好沟通。其实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工作,你会喜欢它的全部。能有一个工作你喜欢它的大部分已经是很不错了。对于你所不喜欢的部分,就是为你喜欢的部分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就如同我们喜欢自己的爱人,他(她)也有一些缺点让我们觉得不太舒服,但我们知道,爱一个人就要喜欢他的优点也要接受他的缺点。
职业生涯步步高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410/viewspace-130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有句俗话叫